武漢將推進流域數字化建設,打造防洪抗旱、排水防澇、河湖管理和供水安全的水務管理綜合調度系統。
發布日期:2024-01-16?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艷華、通訊員戴維)治水能力是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近年來,讓水務“聯網”,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精細化、科學化治水,成為必然趨勢。12月20日,在2023年武漢水務信息化交流會上,武漢市水務局介紹了與浪潮集團攜手打造的武漢智慧水務(一期)建設成果,武昌區、洪山區、新洲區等區水務局分享了各區水務信息化案例。
會上分享武漢智慧水務(一期)建設成果
武漢市水系密集,雨季集中,內澇防治一直是武漢城市治理的重點。在國家大力推動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2022年,武漢市水務局與浪潮集團攜手,打造包括“防洪水、排澇水、治污水、保供水、促節水、嚴管水”6大業務應用場景,水務大數據、應用支撐、綜合決策指揮3個平臺在內的智慧水務系統,助力水務管理“一網全感知、一腦輔決策、一平臺全業務、一圖知全局、一屏全指揮”,用信息化手段筑牢武漢市水務安全防線。
“我們已經對武漢市主要易澇點、水系連通閘、重點排口、污水系統、湖泊、示范流域河湖港渠等工程設立了監測點。”浪潮集團武漢智慧水務產品經理說。作為中國領先的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浪潮集團依托軟硬件一體化優勢,近年來積極助力水務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在行業內打造了不少成功案例。目前,浪潮為武漢市規劃建設易澇點、水系連通閘、排口、湖泊、灌區、示范流域河湖港渠前端監測設備396處,大部分已經完成安裝上線并投入使用。
“有了智慧水務系統,我們可以提前預警,搶先部署。對有積水風險的點位布置監測器,通過視頻及時監測現場情況,做到‘雨未來,人先到’。”武漢市水務防汛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在智慧水務系統的協助下,武漢市成功應對多輪強降雨。
目前,武漢市水務局已建設《武漢市智慧水務數據分類與編碼標準》《武漢市智慧水務大數據平臺服務標準》等5項標準,為各區智慧水務系統聯動協調打下基礎。
“到2025年,武漢市數字化流域目標值達到80%。”武漢市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省水利廳印發的《湖北省水利廳數字化流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省數字化流域覆蓋率要達到70%。未來武漢市還將繼續推進流域數字化建設,打造防洪抗旱、排水防澇、河湖管理和供水安全的水務管理綜合調度系統。
湖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