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水廠裝上“智慧大腦”,助力供水“全市一張網”
發布日期:2024-02-21?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水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1月30日,鄭州市東周水廠提升工程(一期)智慧水務中心及清水池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水廠裝上了“智慧大腦”,有效提升周邊區域供水水質和供水能力,保障鄭州市民喝上放心水。
鄭州市東周水廠提升工程位于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規模為20萬m3/d,建成后將提升飲用水品質,解決鄭東新區供水壓力,提高服務民生質量,為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供水“全市一張網”的現代化智慧水務系統,建設國家級水質監測區域中心提供重要支撐,是鄭州市重點民生項目。
分為智慧水務中心及清水池,建筑面積2.87萬㎡,榮獲2023年度河南省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智慧水務中心是水廠的“最強大腦”,發揮“互聯網+供水服務”作用,強化政企聯合、信息共享,實現供水服務“一網通辦”,持續提升供水服務理念和水平,全面完成城市供水各項工作任務。
智慧水務調度中心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對城市供水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和調度。目前,鄭州市各自來水廠信息化控制系統已接入項目智慧水務調度中心,實現了供水統一智慧調度,為建設國家級水質監測區域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在建筑布局設計上,借鑒中國傳統民居“四水歸堂”設計理念,在江南民居獨有的平面布局方式上加以創新,注重軸線對稱,傳承中國文化,體現出中國正統建筑的莊嚴性與儀式感。
清水池東西長107.5米,南北寬36.3米,是水廠給水系統中調蓄供水、用水的構筑物,項目團隊將清水池劃分為8個施工區域,按照“分塊規劃、隔塊施工、分塊澆筑、整體成型”的原則,高效完成施工任務,建成后有效調節水廠制水量與供水量之間差額,提升周邊區域供水保障能力。
項目需要根據不同原水,采用不同的全流程處理工藝,工程水源為雙水源,近期為黃河水,遠期為南水北調水。針對黃河水10萬m3/d規模采用“沉淀+臭氧活性炭+超濾”,另外10萬m3/d 規模采用“沉淀+超濾+納濾”,使處理后的兩股水總規模達到20萬m3/d,水質基本達到南水北調水的出水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