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啟動災后重建項目,加強智慧防汛工作,提升智慧信息化水平
發布日期:2024-03-29?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據天津北方網最新新聞報道稱,在市水務局的領導下,針對于本市防汛工作數字信息化、智慧排水管理系統工作方面的提升,市水務部門近來正式啟動了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水文監測站網補充完善、重點防洪工程數字孿生平臺和防洪調度應急指揮系統等4項防汛工作信息化平臺項目基本建設。這一些項目完成后,將推動水文數據的智能采集、洪水模型的數字模擬、終端防汛工作智能指揮調度系統,創建一個完整的防汛工作數字信息化、智慧化調度指揮管理體系,為我市防汛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其中,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水文監測站網補充完善工程將新建或升級改造80多個水文站點,進行加密布設雨量站和增設測雨雷達系統,以建立“空、天、地”一體化水文監測管理體系,達到惡劣極端天氣可預見期較以往提早3小時左右,進一步提高本市水文監測的精確度、傳輸速率和監測范疇,并把水文業務范圍拓展至城市供水、水資源管理、水生態治理保護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提高水文監測信息化水平。
另外,重點防洪工程數字孿生平臺計劃對關鍵防洪工程做好信息化改造,根據數據感知平臺、數據底板、知識平臺、業務協同工作平臺、移動端智慧水務信息系統建設,達到對防洪工程安全性、防洪調度、巡查管護、決策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化管理,并把數字孿生平臺進一步覆蓋全市19條一級行洪河道、重點蓄滯洪區、重點山洪溝和于橋水庫等主要防洪工程,達到對全市防洪體系的數字信息化管理。
此外,防洪調度應急指揮系統將依托以上3項防汛工作信息化平臺項目建設成果,構建有著“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等功能的防洪指揮平臺,通過把前方水文數據做好數字模擬,充分利用洪水模型預演洪水行進改變,并智能化給予洪水預警、行洪調度及洪水防御方案,增強防汛工作調度應急指揮反應速度,縮減會商研判、指揮調度系統時間,增強防洪指揮工作效能。
今年具體實施的這4項防汛工作信息化平臺項目已陸續啟動,市水務部門將充分利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和積累的防汛工作數據資源,加速推進有關數據庫、模型庫、知識庫的建設發展,推動各項工程及早建設完工,為全市防汛工作給予核心技術支撐。
----------------------------------------------------------------------------------------------------------------------------------------------------------
基安云智慧水務系統平臺,其使用對象不僅僅局限于水廠管理者,對于水務工作決策者、水管維護員、營收業務員與用戶均適用,該系統集數據采集與監控、管網巡線、管線布控、供水綜合運營調度、供水漏損控制、營收收費、多元平臺信息共享,分析服務等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