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助力智慧供水建設轉型升級
發布日期:2024-05-17?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一、《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十三五”規劃》
提出: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全流程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對水源污染、設施老化等導致的供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水廠、管網、二次供水設施的更新改造","發展智慧水務,構建覆蓋供排水全過程,涵蓋水量、水質、水壓、水設施的信息采集、處理與控制體系;發展智慧管網,實現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管網管理信息化和運行智能化。
二、《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
針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不清、邊界不明、違法現象等問題做出了相關規定。提出了要劃定應用誰水源地保護區,設立保護區邊界,整治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劃、立、治”三項措施,定期開展水質監測,確保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得到保護和改善。
三、《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
細化了環保部門、排污單位和第三方機構的法律責任。依法嚴格開展監管執法,對依法監管的內容逐一進行了明確和細化,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為提高環境管理效能、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也從源頭上減輕了水質的破壞和污染,為水源地保護提供了法律制度基礎。
四、《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為滿足智慧城市的要求,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水廠應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實現生產、運行、維護、調度和服務等全方位、全過程各環節高度信息化互通、反應快捷、管理有序的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環境舒適的智慧化水廠。
五、《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
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后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內,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從水源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飲用水安全。
六、《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確保水質安全的通知》
將保障二次供水安全提升到改善民生的高度
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提出了2020年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目標,“常駐人口城鎮化又2012年的52.6%提升到2020年的60%左右,城鎮公共供水普及率由2012年的81.7%提升到2020年的90%。
八、《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
提高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改善供水水質和服務質量,促進節能降耗,加強治安防范,更好地保障生活飲用水質量。
九、《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確保水質安全的通知》
推進形成權責明晰、管理專業、監管到位的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新格局,解決好城鎮供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質安全問題。
十、《”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要加快城市交通、水、能源、環衛、園林綠化等系統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與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構建。
十一、《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
到2025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