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12種典型污廢水解析,學會后馳騁行業游刃有余(中)
發布日期:2024-06-14?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在現代城市化進程中,污廢水的處理與管理已成為衡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智慧水務的興起,為解決污廢水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集成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智慧水務系統能夠實時監控污廢水的產生、收集、處理和排放過程,實現對水質的精準控制和優化管理。這不僅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還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保護水資源,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清潔、安全的生活環境。今天,我司一鼓作氣整理了12種典型的廢水,為您詳細分析不同廢水的來源、危害以及處理技術,貫穿了可持續發展與清潔生產的理念,強調了零排放和回用的重要性。
五、釀制業廢水處理探究
1、源頭與特性
釀制工廠排放的廢水主要源于糖化、發酵及封裝三大環節,各環節廢水中所含物質特性各異。糖化工序與發酵區域產生的廢水約占總量的30%,富含化學需氧量(COD),屬高濃度廢水類別;相比之下,封裝區廢水則為低濃度。此類廢水蘊含豐富的糖類、醇類有機物質,盡管不具備毒性,卻易于腐敗,排入自然水體后會大量消耗溶解氧,對水環境構成顯著威脅。
2、處理工藝策略
當前,多數釀制企業普遍采取經典生物處理法來應對廢水問題,而新設立的工廠則傾向于采用復合工藝路線,旨在降低成本、節能減排,展現出更優的發展潛力。
(1)厭氧-好氧雙階段工藝
某釀制企業運用了IC反應器與曝氣池的串聯模式處理廢水,經濟效益分析揭示,此工藝穩定性高、占地緊湊,自動化運營水平先進,不僅能有效節省成本,而且IC反應器產出的過剩顆粒污泥還具備市場銷售價值。經處理,廢水中COD降至30mg/L至45mg/L,去除率約為86%,懸浮固體(SS)濃度控制在40mg/L至45mg/L之間,去除率超過95%,出水適合用于農業灌溉及綠地養護。
(2)厭氧-缺氧-好氧三階段工藝
此工藝針對高濃度釀制廢水設計,其優勢在于能更廣泛地適應水質變化,縮短水力停留時間(HRT),預防污泥膨脹現象,加速有機物降解,同時保持良好的污泥沉降性。應用水解酸化-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SBR)-生物吸附(曝氣)的串聯流程,作為典型三階段處理模式,水解酸化池能調節pH并初步削減COD,增強生物降解性,曝氣池進一步降低生化需氧量(BOD)負載,而生物吸附步驟能在短時間內消除約半數有機物質,確保COD與BOD去除率分別達到98.6%和93.8%。整體流程簡潔、布局緊湊,HRT短,節能減耗。
此外,還有多種復合工藝方案被廣泛應用,如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法、UASB與氧化溝的串聯應用、UASB-缺氧池-接觸氧化工藝,以及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外循環厭氧(EC)技術。
六、造紙業廢水處理概覽
1、來源及特性概述
廢紙再生產過程中,原料如廢舊書籍、報紙和包裝盒等攜帶有微細纖維與油墨等化學污染物。造紙流程的水資源密集性導致廢水排放量巨大。造紙廢水因高COD、SS含量及較低的生物可降解性,難以與城市污水一同處理。制漿、漂白、清洗和成形等工序使用的化學添加劑均隨廢水排出,使得造紙廢水成分復雜、毒性偏高,含有近90種有機污染物,生物可降解性低于一般污水。
2、處理技術選擇
(1)厭氧生物處理法
某造紙企業采用厭氧內循環(IC)反應器,實現高達93.8%的COD去除率及97.6%的SS去除率,但為滿足IC反應器對pH值的要求,前設預酸化池以調控廢水入口pH。IC反應器通過固液氣三相分離及高效的內部循環攪拌,有效排除纖維、鈣等固體雜質,確保長期穩定運行。
(2)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以占地小、處理能力強、抗沖擊負荷著稱。懸浮載體生物膜反應器(SCBR)在去除廢水中持久性有毒物質方面表現優異。某小型造紙廠采取水解酸化-好氧處理法處理黑液,首先通過斜網回收難降解纖維,酸析轉化為不溶性物質,便于分選。隨后,借助高濃度兼性微生物的吸附與水解酸化,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最終經好氧曝氣池生物降解,達成排放標準。
(3)厭氧-好氧聯合反應器
實踐證明,厭氧與好氧技術的綜合應用對造紙廢水處理效果顯著,系統穩定,污染物去除達標。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聯合工藝能有效去除污染物質,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配合廢水回用和生產流程改進,可節水80.9%至86.7%,而活性污泥法作為厭氧后處理,操作簡便、運行穩定、能耗低。
(4)高級氧化技術
此技術擅長徹底摧毀工業廢水中的有毒難降解物質,具有快速反應、無二次污染的優點,但設備投入及維護成本較高。Fenton氧化技術能去除草漿造紙中間廢水78%的CODcr及98%左右的色度,但需后接鐵回收流程以解決鐵離子殘留問題。
(5)沉淀或氣浮技術
造紙廢水中的懸浮物主要由樹皮、纖維、填充物和涂料構成。沉淀法在國外紙廠中被優先選用,平均懸浮物去除率超過80%;而溶氣氣浮法則能將TS去除率提升至65%至95%之間。
七、肉類加工廢水處理
1、來源與特性
肉類加工廢水來源于飼養場地沖洗、動物清洗、屠宰操作、工廠地面清潔、熱水脫毛、解剖、副產品加工及動物廢棄物等環節,包含大量的蛋白質與脂肪。這是一種典型的富含有機質的廢水,其營養成分主要為氮和磷,歸類為高氮、高磷、高有機物負荷廢水。氮素多以有機態或銨離子(NH??)形態存在,而磷則主要表現為磷酸鹽(PO?3?)形態。
2、處理工藝推薦
(1)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利用微生物群落去除有機物和病原體,對BOD的去除效率可高達90%,是既經濟又高效的處理方式。該技術體系包括厭氧處理(如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厭氧濾池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好氧處理(活性污泥AS、生物接觸氧化BCO、好氧SBR)以及自然處理系統如人工濕地CWs等。
(2)復合處理工藝
國內外已研發出多種生物/物理-生物組合工藝,例如BCO-混凝沉淀、集成厭氧-好氧固定膜系統、ABR-循環活性污泥系統CASS、ABR-AF耦合、ABR-二級BCO、水解酸化-CASS、厭氧-缺氧-好氧折流生物反應器、水解酸化-雙階段SBR等。這些組合工藝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先進行厭氧處理促進有機物分解,再進行好氧處理強化硝化/除磷,通過回流建立一個高效閉環系統,或是在單一反應器內交替創造厭氧與好氧環境以實現同步脫氮除磷。
八、腌制廢水處理策略
1、來源與特征
腌制食品(以泡菜為例)生產涉及原料清洗、切割、鹽漬、發酵、再次清洗、封裝及滅菌等多個步驟,其中鹽漬、多次清洗及脫鹽脫水過程產生廢水,這類廢水的特征為高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N)、總磷(TP)及高鹽分。
2、處理技術選擇
(1)耐鹽生物處理
鑒于大多數微生物在高鹽環境下難以生存,選擇耐鹽或嗜鹽微生物進行生物處理是處理高鹽腌制廢水的有效途徑,能夠有效降解有機物。
(2)離子交換技術
這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除鹽技術,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水中的離子,實現鹽分去除。廢水首先進入陽離子交換柱,陽離子如鈉(Na?)、鉀(K?)被氫離子(H?)取代并被固定,隨后通過陰離子交換柱,氯離子(Cl?)等陰離子被氫氧根離子(OH?)取代,從而達到除鹽目的。
(3)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是基于膜對不同物質的選擇透過性進行物質分離的現代技術。其中,電滲析適合于脫鹽處理,超濾和微濾能有效截留懸浮固體和膠體狀COD,而反滲透(RO)技術則是最為高效且廣泛應用的脫鹽技術,且對部分溶解性有機物亦有去除效果。
智慧水務的發展,為污廢水的治理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智慧水務系統將更加智能化、自動化,能夠更有效地應對污廢水處理中的各種挑戰。未來,智慧水務將繼續深化其在城市水資源管理中的作用,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我們期待智慧水務在污廢水處理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構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中交路橋科技基安云·智慧污水廠管理平臺(SSP),實現對污水廠進行集中監控,真實反應污水廠的建設施工、生產、運維全過程狀況。通過智慧污水廠管控平臺對各個工藝環節設備設施進行集中監控,使得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直觀的了解和掌握生產狀況,進而實現對整個污水廠生產運維的統一指揮和智慧調度。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智慧污水廠數學模型,通過監測進水水質、水量,智能調節加藥量、曝氣量、污泥回流量等,以降低污水廠的生產運營成本,科學指導污水廠的智慧運營,實現整個污水廠的節能降耗、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