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工藝有哪些?
發布日期:2024-06-27?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隨著城鎮污水治理的不斷深入,眾多污水處理廠正經歷著智慧污水處理系統提標改造的浪潮。目前,多數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已提升至一級A標準,而部分更為嚴格的地區則要求達到接近自然水體的類IV類標準(盡管TN指標通常仍維持在≤10mg/L或≤15mg/L的范圍內)。針對TP指標,考慮到某些流域的脆弱生態環境,許多地方制定了比一級A標準(TP≤0.5mg/L)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例如,有的地區TP排放標準設定為0.3mg/L,而在河北省大清河流域的核心控制區,更是嚴格到TP≤0.2mg/L,云南昆明市更是設立了A級標準,要求TP≤0.05mg/L。為了穩定達到這些嚴格的排放標準,污水處理廠通常會引入深度處理工藝。
1、高密度沉淀池(混凝沉淀類工藝)
這一系統集成了混凝、絮凝、斜板澄清以及污泥沉淀濃縮等多重功能,形成了一種高效的混凝沉淀工藝。該工藝主要側重于確保TP和SS的達標排放,對懸浮COD有一定去除能力,但對溶解性COD、氨氮和總氮的去除效果相對有限。整個系統通常包括混凝池(投加PAC或PFS)、絮凝池(投加PAM)和沉淀池等關鍵部分。
2、生物曝氣過濾技術(BAF)
BAF技術涵蓋了碳濾池、硝化濾池、反硝化濾池以及復合濾池等多種類型。它采用上向流或下向流的方式,內部設有承托層、濾板、生物填料層,并在承托層內設置曝氣裝置。此外,為確保長期穩定運行,BAF工藝還配備了氣水反沖洗系統。這一技術能有效降低廢水中的COD、氨氮和TN濃度。
3、高級氧化技術
雖然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末端COD通常能達到排放標準,但高級氧化技術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仍有其應用價值。例如,當進水含有工業廢水成分,且末端出水COD難以達標時,可以考慮引入高級氧化工藝。該技術包括臭氧氧化、芬頓氧化、電化學氧化等多種方法,能有效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降低COD濃度,并分解大分子有機物,為后續的生物法處理創造更有利條件。
4、生態濕地技術
生態濕地技術,即人工濕地,通過模擬自然濕地的生態過程,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元素,實現對廢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該技術對COD、BOD、NH3-N、TN、TP等污染物均顯示出顯著的去除能力。人工濕地不僅技術先進、運行可靠,還具備高效節能、操作簡便、投資成本低廉及環境友好等多重優勢。作為深度處理技術,人工濕地已在多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得到廣泛應用,并成功實現了尾水的高標準處理。此外,人工濕地系統還兼具景觀美化功能,因此,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廠(包括工業園區內的處理設施)選擇將人工濕地作為最終處理工藝。
5、消毒技術的選擇
在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消毒環節,多種消毒技術被廣泛應用,包括次氯酸鈉、臭氧、氯氣、二氧化氯和紫外光消毒等。其中,次氯酸鈉、臭氧、氯氣和二氧化氯屬于化學藥劑消毒,需要建設專門的接觸消毒池,并采購相應的藥劑或原材料,操作相對復雜。以次氯酸鈉為例,消毒藥劑可直接采購成品,也可在污水處理廠內部通過次氯酸鈉發生器進行現場制備。而紫外光消毒技術則無需投加藥劑,且基建投入較小(部分污水處理廠直接在出水口明渠流量計內安裝紫外燈管即可),因此備受青睞,在各大城鎮污水處理廠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當前,二級處理工藝大多以活性污泥法為核心,特別是AAO工藝占據主導地位,而采用其他工藝(如改進型SBR)的項目相對較少。在深度處理方面,高級氧化工藝的應用并不普遍,更多的是采用BAF、混凝沉淀、氣浮、過濾和消毒等傳統工藝,這些工藝主要針對TP、TN、SS等關鍵指標進行高效去除。
中交路橋科技基安云·智慧污水處理系統(SSP),實現對污水廠進行集中監控,真實反應污水廠的建設施工、生產、運維全過程狀況。通過智慧污水廠管控平臺對各個工藝環節設備設施進行集中監控,使得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直觀的了解和掌握生產狀況,進而實現對整個污水廠生產運維的統一指揮和智慧調度。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智慧污水廠數學模型,通過監測進水水質、水量,智能調節加藥量、曝氣量、污泥回流量等,以降低污水廠的生產運營成本,科學指導污水廠的智慧運營,實現整個污水廠的節能降耗、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