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橋科技“廠網一體化”運營,助力城市防汛排澇智慧化
發布日期:2024-07-20?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城鎮排水系統由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串聯組成,需要兩者統籌建設和協調運行,才能完整發揮其水環境保障功能。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的污水處理廠與排水管網仍分屬不同單位運營管理,由于運營目標和管理考核不同,也就產生了廠網統籌建設及協調運行方面的諸多問題,導致城鎮排水系統不能完全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針對這個問題,中交路橋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廠網一體化”運營的概念,經過不斷研究和實踐,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廠網一體化”運營管理模式。同時,以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城市水務系統智慧化信息系統的建設和實踐。智慧水務將為城市提供更為優質的供排水、防汛排澇、水質污染管控、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公共服務,同時提升水務部門的工作效能與工作質量,管控和及時處理各種應急水務事件,提升水務服務水平與群眾滿意程度,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各類水務活動的數據化、信息化與智慧化管理。
由于排水管網泵站和污水處理廠通常處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造成“廠網一體化”運營調度生產信息需要采用不同的傳輸路徑和傳輸方式才可以匯聚融合。另一方面,生產調度涉及廠區和管網泵站自控 SCADA 系統、廠用電監控系統(ECS)、VMS 視頻圖像系統等多個基礎專業,傳統設計根據專業劃分而建立多種系統,造成調度中心中控室生產監控存在“信息孤島”現象,設備信息割裂、運行人員顧此失彼的現象時常發生。在污水處理廠普遍減員增效的要求下,運行管理壓力明顯加大,容易因為設備故障或突發工況時響應緩慢,造成運行事故。同時也不利于對生產過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影響調度決策優化。
中交路橋科技市政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生產運營監控涉及多個專業和多個節點數據,這些節點數據具有分布分散化、網絡異構化、數據特征多樣化的特征,需采用異構網絡融合技術和系統容錯技術對網絡節點數據傳輸、系統基礎設施進行容錯設計,保證數據傳輸高效、穩定、安全、可靠,并為實現被監控對象多種屬性的統一融合、生產監控和調度運行的多種綜合應用打下基礎。
網絡冗余掃描切換機理
超融合部署架構
泵組綜合特性監控
市政污水處理的基礎是工藝,設備是保障設計工藝可靠運行的關鍵,而設備參數完整性采集、融合和處理是保證設備可靠運行、達到設計要求的核心。中交路橋科技廠網一體化采用異構網絡融合及容錯技術實現管網預處理站、泵站、廠區自控系統、廠用電系統、廠區視頻圖像監控系統等涉及生產監控信息的多系統多節點數據傳輸匯聚,使得排水管網泵站、廠區污水處理區、污泥處理區、供配電、設備視頻監控、凈化處理排放各專業之間橫向聯通,完成現場設備層、就地控制層到調度指揮決策層縱向集成,實現了市政污水處理廠從現場設備到工藝段構筑物,從廠區到集團一體化整合、全方位監控。
中交路橋科技基安云·智慧污水廠管理平臺,實現對污水廠進行集中監控,真實反應污水廠的建設施工、生產、運維全過程狀況。通過智慧污水廠管控平臺對各個工藝環節設備設施進行集中監控,使得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直觀的了解和掌握生產狀況,進而實現對整個污水廠生產運維的統一指揮和智慧調度。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智慧污水廠數學模型,通過監測進水水質、水量,智能調節加藥量、曝氣量、污泥回流量等,以降低污水廠的生產運營成本,科學指導污水廠的智慧運營,實現整個污水廠的節能降耗、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