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質增效為方向,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行業智慧化轉型
發布日期:2024-07-29?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隨著我國持續加大的政策支持和城鎮污水處理國家行業標準連續日趨嚴格,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潛力向好的征兆日益明顯,這首先體現在污水處理的效率上。截止到2022年末,全國各地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已經超出4800座,日處理量做到2.15億立方米/日,較2012年增長83.2%。除此之外,伴隨著污水排放量的提高和污水處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城鎮污水處理量也在不斷提升,智慧污水處理平臺也日趨成熟。根據國家住建部統計數據,2022年,全國城市、縣城污水處理量分別為 626.89億立方米、111.41億立方米,同比分別增長2.5%、6.0%。
相較于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水準,在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在經濟條件、機器設備水平等層面處在低位。截止到2020年末,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25.50%。根據2021年11月發布的《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規定,到2025年國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須達到40%,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具有明顯的發展前景。
盡管近些年來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污水廠的出水水質得到顯著的提升,但依舊存在如出水水質不太穩定、污染排放不合格等諸多問題?,F階段我國實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最高一級A排放標準僅相當于地表水的劣五類,國內相當部分的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還低于一級 A 標準。在過去的幾年里,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水治理現行政策,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連續日趨嚴格。在許多重要城市,現在很多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規定已進一步提高至地表IV類水、回用水的標準要求。環保標準的提高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和穩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隨著環保標準的提高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經營管理規定,污水處理行業逐漸走向生產數字化、工藝裝備化、機器設備集成化、監測數據化和管理數字化的智慧化發展之路。并且,國家與各地對水質監測的標準要求進一步提高。十四五時期,地表水國控斷面數從 2050 個整合增加到了 4000 個以上;產生多層面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網絡,遍布全國重要水文地質單元、重要流域、重要平原盆地和 80%之上地級市。智慧水務體系里可實現對水質的有效數據監測,并且通過對監測數據統計分析在促進水務公司運營與決策的同時,為政府帶來預警分析。現階段,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水務公司依舊處在向智慧水務方向拓展的時期,智慧水務行業集中度比較低,前瞻布局智慧水務的公司有望搶占先機,值得注意。
中交路橋科技基安云·智慧污水廠管理平臺(SSP),實現對污水廠進行集中監控,真實反應污水廠的建設施工、生產、運維全過程狀況。通過智慧污水廠管控平臺對各個工藝環節設備設施進行集中監控,使得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全面、直觀的了解和掌握生產狀況,進而實現對整個污水廠生產運維的統一指揮和智慧調度。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智慧污水廠數學模型,通過監測進水水質、水量,智能調節加藥量、曝氣量、污泥回流量等,以降低污水廠的生產運營成本,科學指導污水廠的智慧運營,實現整個污水廠的節能降耗、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