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網漏損防控升級,智慧供水系統推動管網智能化管理
發布日期:2024-04-09?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供水管網漏損是直接影響到供水管網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關鍵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對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的控制和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于2022年1月19日發布了《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該通知強調指出,到2025年,城市和縣城的供水管網配套設施將進一步強化,管網壓力調控水準將提升,激勵制度、基本建設升級改造和運維管理監督機制將會得到改善,進而提升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水準,逐漸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加強智慧供水系統建設,爭取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之內。
我國特別重視管網漏損防治工作,該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實施供水管網升級改造、推進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增進供水管網壓力調控、推進供水管網智能化建設工程以及完善供水管網管理制度的具體措施。助推企業在實現供水管網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之上,做好智能化改造,構建基于物聯網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臺。利用實時監測供水設施運行狀態和水量、水壓、水質等信息,精準識別管網漏損點位,實現智能化管網壓力區域調節,進一步提高供水管網漏損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準。
對管網漏損的原因進行分析:一部分管網配套設施年代久遠,長時間運行受到環境和運維的影響,管材腐蝕嚴重且未得到科學維護保養。除此之外,供水管線和接口種類繁多,一部分配套設施缺少及時維護保養,管道和接口材料質量低劣,容易發生裂痕或爆管。城市供水管網分期升級改造導致管材不一致,給管網漏水問題埋下隱患。閥門銹蝕、磨損和污物堵塞導致管道關不嚴,長時間不維護和管理不當同樣是漏水問題的原因。
智慧管道管網漏損控制方案基于智慧供水系統管網基礎數據管理、管網漏損等諸多問題,相結合生產需要,利用數據采集、管線探測、物聯監控和建庫等方法,建立統一的智慧管網平臺,解決管網漏損問題,實現降本增效和安全運行的目標。
智慧供水系統包括供水設施GIS管理、管網可視化、二次供水管理、監測設備管理和工程管理。提供實時水源和用水量數據,精細化管理供水設施數據,利用分區計量管理、漏損分析和產銷差管理,達到對水量的準確監測,及時發現和定位管網中的漏損現象,采取有效措施修復和預防。該系統能實時監測管道、用水量和設施設備運行狀態,發現異常情況并觸發預警機制,增強供水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另外,系統還提供了管網調度、工單調度、應急指揮調度和廠網聯合調度模塊,完成優化分配,智能調度增強供水系統的效率和質量。利用運行分析、工況模擬等,提供全方位的數據與分析數據,方便用戶監測與深入分析供水管網,制定更合理的運行策略和調度計劃。
基安云智慧供水監測平臺,其使用對象不僅僅局限于水廠管理者,對于水務工作決策者、水管維護員、營收業務員與用戶均適用,該系統集數據采集與監控、管網巡線、管線布控、供水綜合運營調度、供水漏損控制、營收收費、多元平臺信息共享,分析服務等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