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污水處理見成效:清鎮市164個村環境整治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
發布日期:2025-03-25?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初秋時節,漫步在清鎮市站街鎮龍源村鼠場壩組,只見道路平坦潔凈,農家庭院綠意盎然,連片的瓜果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們聚在樹蔭下閑話家常,處處洋溢著和諧美好的鄉村氣息。這番景象,與村里新建村鎮污水智慧管控平臺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密不可分。該處理站于2023年啟動建設,今年正式投入運行,日處理生活污水達6噸,成為改善村莊環境的重要設施。
"以前大家洗衣服、洗菜的水都是隨手潑在路邊,夏天蚊蠅滋生,氣味難聞。"龍源村一位村民感慨道,"現在污水全部通過管道排到處理站,村里干凈多了,住著也舒心。"
在村邊一片郁郁蔥蔥的玉米地旁,一處被木柵欄圍起的花草綠地格外引人注目。走近細看,幾個排列整齊的井蓋下傳來潺潺水聲。"這就是我們村鎮污水智慧管控平臺的污水處理站。"貴陽市生態環境局清鎮分局工作人員介紹,村民生活污水在這里經過厭氧處理、生物降解、脫氮除磷等多道工序,最終實現達標排放。
建設宜居鄉村,生態治理是關鍵。近年來,清鎮市創新推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三三"模式:采取"管網集中收集、分散式處理、資源化利用"三種方式,運用"生態濕地、收集池、暫存桶"三種分散處理手段,建立"生態部門監管、屬地政府考核、專業公司運維"的三方協作機制,系統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截至2023年,全市已完成164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其中57個村建成集中式處理設施,38個村接入鄉鎮污水廠管網,69個村實現"四小園"生態回用。
2024年,清鎮市繼續擴大治理覆蓋面。按照最新實施方案,計劃在5個鄉鎮22個行政村新建21處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1處集中處理站,預計惠及8000余名村民。
"等污水處理站建好,村里就再也不會污水橫流了,環境變好,我們的生活品質自然就上去了。"犁倭鎮石牛村村民陳敏對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項目充滿期待。目前該村項目已完成30%工程量,建成后日處理能力將達11噸。據統計,清鎮市已累計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08套,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中交路橋科技基安云·村鎮污水智慧運營管控平臺,構建村鎮污水智慧運營管控平臺,系統采用公有云的部署方式,數字化運維平臺集合了綜合監控、站點管理、管網管理、運營管理、智慧調度、報表管理、綜合分析等功能。實現對各類村鎮污水站點在智能綜合監控、各類告警狀態下的智慧調度、智慧運維管理及決策分析,為用戶業務應用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持,實現運行感知智能化、事件處置精準化、領導決策科學化、污水治理精細化。實現“業務管理支撐、輔助決策支撐、綜合運維支撐”,通過村鎮污水智慧運營管控平臺實現各環節運行狀況分析,發現和分析數據變化趨勢及異常波動,預測潛在的風險,并評估和規避風險,以提高整體村鎮污水處理方面的運營及管理能力、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