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視覺災害識別“哨兵”上線,秒級報警守護路橋隧安全
發布日期:2025-04-18?瀏覽次數:作者:小編
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今天,橋梁垮塌、隧道洞口落石、邊坡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時刻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與基礎設施安全。傳統監測手段依賴人力巡查與單一傳感器,存在響應滯后、誤報率高、覆蓋盲區多等痛點。基安智能突破性推出交通基礎設施領域【AI智能視覺災害監測報警系統】,以人工智能視覺技術為核心,構建全天候、高精度、秒級響應的災害防控體系,減少次生災害發生,重新定義災害識別模型新標準!
行業突破:交通基礎設施領域“AI視覺+災害識別”的創新應用
AI智能視覺災害監測報警系統將深度學習算法、高效的信息推送機制與災害場景深度耦合的智能監測系統,我們以“精準感知、秒級預警、多端協同”為核心理念,攻克復雜環境下的視覺識別難題,填補了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智能視覺災害識別的技術空白。
? 系統自研AI核心算法,百萬級AI模型訓練,通過超清攝像頭高分辨可視率,災害識別平均準確率突破95%
? 夜視紅外200米,實現了低可見光情況下超視距監測
(自研核心算法系統拓撲圖)
核心突破:
(1)強大的智能識別能力
在關鍵路段部署高分辨率攝像頭對橋梁塌陷、邊坡落石、泥石流滑坡識別智能分析其風險,基于高精度攝像頭與AI視覺算法,能實時識別橋梁垮塌,路面塌陷、山體落石、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實現毫秒級目標檢測與風險分析。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以及初步評估的風險等級等,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響應處置預案,大大縮短了應急處置的響應時間。
(2)AI算法引擎
? 模型訓練: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NN)的深度學習模型,通過海量圖片、視頻數據對模型進行訓練提高模型性能。
? 模型部署:將訓練好的模型集成進攝像頭的配套設備,和攝像頭一起部署在現場,便于對視頻流進行實時解析。
(3)超視距夜視監測
通過深度融合可見光視頻、紅外熱成像,可實現200米夜視監測,結合時空對齊算法與跨模態特征分析,實現全天候高精度監測。支持霧霾、暴雨等惡劣環境下穿透觀測,實現全時段地表位移監測與溫度異常捕捉?,顯著提升災害發現效率。
(4)邊緣計算賦能
工控機搭載主流處理芯片,支持2560×1440分辨率、25FPS視頻流實時解析,5秒內完成從數據采集到報警推送,脫離網絡依賴,保障極端環境穩定性。
(5)顯著的成本優勢
有效降低因人為疏忽導致的安全隱患,減少了對人工巡查的依賴,降低了人員成本和工作壓力,系統設備的維護成本也相對較低,能夠24小時長期穩定運行。
(6)全場景覆蓋
單設備可同時服務于橋梁健康監測、邊坡地質災害、隧道結構安全管控。
雙通道報警:現場+云端雙重保障
? 現場聲光聯動:檢測到異常瞬間,系統觸發聲光報警器(響應時間≤5秒),同步抓拍事件前后30秒視頻(MP4格式)及高清圖片(JPEG格式),結構化數據含時間、位置、類型等關鍵信息。
? 遠程應急推送:報警信號通過4G/5G/光纖多鏈路傳輸至管控平臺,自動派發短信至責任人,支持與應急指揮系統無縫對接,助力黃金救援。
(報警方式)
災害識別場景:讓安全無懈可擊
橋梁垮塌,路面塌陷、山體落石、泥石流等災害識別實時監測和報警,實現了200米夜視監測。
(夜視監測災害識別)
(橋梁垮塌災害識別)
(泥石流、邊坡落石災害識別)
產品組成及技術參數
(產品組成)
(主要技術參數)
配套監控平臺
選擇基安智能,不僅是選擇一套系統,更是選擇一份責任!我們以技術創新守護山河安瀾,用AI視覺構筑災害防控的數字長城,共建智慧防災新生態,讓科技之力護航萬家平安!
立即咨詢:18532184043